王维山水田园诗 终南山1 太乙近天都2 ,连山到海隅3 。 白云回望合4 ,青霭入看无5 。 分野中峰变6 ,阴晴众壑殊7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 . 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今陕西境内,绵延八百里,是渭水、汉水的分水岭。 2 . 太乙: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是终南山的主峰;也有人认为即终南山。天都:天帝所居之处。 3 . 连山:连绵不断的山峰。海隅:海边,海角。 4 . “白云”句:白云缭绕,回首遥望时便又连合成一片了。 5 . 青霭:青色的雾气。这句是说青霭迷濛,进入其中之后反而看不见了。 6 . 分野:古天问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属于星空的某一分野。 7 . 壑:山谷。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很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评论 1 . 《终南山》,于此看积健为雄之妙。“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清张谦宜《糹见斋诗谈》卷五) 2 .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非按舆地图便可云“平野入青徐”也,抑登楼所得见耳。(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 3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阔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同上) 4 .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作他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同上) 5 . 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同上) 6 . 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 7 . 律诗炼句,以情景交融为上,情景相对次之,一联皆情、一联皆景又次之。„„情景交融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打成一片,不可分拆。如右丞“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皆是句中有人,情景兼到者也。(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 8 . 凡五七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