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环境行为学恰恰就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 环境行为学有称环境心理学的。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研究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 1860 年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人的不同“感觉”与 “物理刺激”之间的关系,由此发展成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在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的 50 年代,有所谓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行为主义”等带有机械唯物论色彩的理论,偏于实验室研究。 相关学派 • 格式塔心理学 • 构造论(stru ctu ralism) • 皮亚杰学派 • 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它认为人的大脑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有一套心理规律。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知觉的组织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八条: 1.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 接近或邻近原则 3. 相似原则 4. 封闭的原则,有时也称闭合的原则 5. 良好完形的原则 6. 共方向原则 7. 简单性原则 8. 连续性原则 贡献及缺点 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y)方面。这一规律力求说明建筑中构图有规律生理及心理基础,但有一定片面性。 格式塔心理学只注重人的天生因素,而没有重视人先前的经验因素 观点 构造论不认为形象的构图规律是人们大脑中的天生因素在起作用,而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对于同样的图形,不同的人可构造出不同的知觉。 皮亚杰学派 • 代表人物: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J.),瑞士人 • 观点: 其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心理发展(或认识发展)从婴儿开始直到成人,都是他与外部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一般发展原则是组织、平衡和适应。 Norberg-schulz 从人的头脑里如何构成外部世界图式出发,论述空间理论,提出环境图式构成要素。 • 中心和地点 • 方向与途径 • 地区与领域 •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 地点精神 一、 行为与环境关系的几种论点 1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2 环境是行为模式不可分的部分 3 “打招呼”效应(Hello,Harthorne Effect) 4 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 •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 环境决定论(env ironmental deter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