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生态学定义: 广泛: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德国博物学家Haeckel(1869):研究生物(特别是动物)对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 英国埃尔顿(Charles Elton,1927):“科学的自然历史”(Scientific Natural History) 澳大利亚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1954):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强调了对种群动态的研究 法国的布朗布伦奎特(Braun-Blanquet,1932)认为植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群落的科学。 美国奥德姆(E. Odum,1954,1959,1971,1983):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自然历史-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学萌芽时期 公元前2 世纪——公元16 世纪 生态学成长期 16 世纪——20 世纪40 年代 现代生态学发展期 20 世纪50 年代至今 研究方法: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生态网络和综合分析。 二、生物与环境 1.生物种及个体生态学 物种:内在因素(生殖等生理行为特性)联系起来的集合,生态学的最小单位。 物种性状包括基因型和表型。 2. 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境(habitat):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态因子分类 1)按性质分类: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 2)生命特征: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 3)生态因子对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 密度制约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 4)稳定性及其作用特定: 稳定因子 变动因子 (说明一个因子属于哪一类)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生态因子作用规律: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定律(Blackman) 生态因子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物的生理现象就停止;最适状态下显示为生理现象的最大观测值;在最大状态时生理现象又停止。 耐受性定律(Shelford’law of tolerance):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者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 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