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七版病理学名词解释

第七版病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1/7
第七版病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2/7
第七版病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3/7
1 病 理 学 名 词 解 释 1. 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或细胞体积的缩小,常表现为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较 少,而间质增生。 2. 脂肪变性: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若这些细 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变性或脂肪变。 3. 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是各种原因引起细胞分裂 增加的结果。 4. Mallory 小体:为细胞内玻变常见的一种。在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圆形或 不规则的均质红染的玻璃样物质,电镜下为密集的细丝,可能是变性的中间 丝前角蛋白。 5. 虎斑心:在严重贫血或长期中度缺氧时,心内膜下心肌及乳头肌发生脂肪变性呈黄色条纹, 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斑纹,故名虎斑心。 6. 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见于结核病。肉眼观,坏死灶颜色微黄, 质地松软,状似干酪,故称干酪样坏死。镜下,坏死组织分解彻底,组织结 构消失,形成一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7. 褐色萎缩:萎缩的器官若有大量的脂褐素形成与沉积,表现为体积缩小、颜色呈棕褐色, 称为褐色萎缩。 8. 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外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成熟的组织,但其并非组织 间的直接转化,而是由未分化的干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常见的有鳞状上皮化 生、肠上皮化生。 9.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组织代谢停止、功能丧失且出现形态结构的异 常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的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等。 10. 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活体内单个或一小群细胞的主动性的死亡, 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细胞的自溶,也不引发炎症反应,可 见于生理及病理情况下。 11. 脂褐素:常见与萎缩的细胞内,是细胞内自噬溶酶体中的细胞器碎片不能被溶酶体酶彻底 消化而成的一种残余小体,光镜下呈褐色颗粒,电镜下为含脂质的残余小体。 12. 肠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取代,出现肠 上皮特有的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 13. 坏疽:体表或与体表相通的内脏器官大面积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 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三 种类型。 14.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炎症渗出物等无生肌物质的过程。 15. 生长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七版病理学名词解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