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简介 一、 介词 古汉语的常用介词有:于(乎),以,为,与,因,由,自,从,及,在,被,当,方。 1 于(乎) “于”(乎)是造字语词,作介词用,主要用法有五种: ① 表示处所和时间,译作“在”。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荀子·天论》:“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但在古汉语中,表处所的“于”可以不出现,而直接以名词作地点补语。例如: 《史记·滑稽列传》:“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 介绍涉及的对象,可灵活翻译。例如: 《左传·隐公元 年》:“颍 考 叔 为颍 谷 封 人,闻 之,有献 于公。”(于,对) 《墨 子·公输 》:“荆 国 有余 于地,而不足 于民 。”(于,在„ „ 方面 ) ③ 说 明 原 因,译作“由于”、“因为”。例如: 晁 错 《论贵 粟 疏 》:“贫 生 于不足 ,不足 生 于不农 。” 韩 愈 《进学 解 》:“业 精 于勤 ,荒 于嬉 ; 行 成于思 ,毁 于随 。” ④ 表示比 较 ,译作“比 ”。例如: 韩 愈 《师 说 》:“生 乎吾 前 ,其闻 道 也,固 先乎吾 ,吾 从而师 之。” 《战 国 策 ·赵 策 》:“太 后 曰 :‘ 丈 夫 亦 爱 怜 其少 子乎?’ 对曰 :‘ 甚 于妇 人。’ ” ⑤ 在被动 句 中引 进动 作的发 出者。例如: 《左传·成公二 年》:“卻 克 伤 于矢 ,流 血 及屦 。” 《汉书 ·项 羽 传》:“先发 制 人,后 发 制 于人。” 《荀子·王 霸 》:“刑 赏 已 诺 ,信 乎天下矣 。” 2 以 “以”的本 义 是“用也”。虚 化 为介词,主要用法有五种: ① 表示动 作的工 具 或 凭 借 。例如: 《荀子·劝 学 》:“以羽 为巢 ,而编 之以发 。” 《战国策·楚策》:“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② 表示人的身份、地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 《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郎,官名,负责宫廷侍卫) ③ 表示率领或依照。例如: 《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以,率领)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