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_第1页
1/8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_第2页
2/8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_第3页
3/8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高旭广整理)名词解释1、神经嵴:神经板在发育中,外侧缘隆起,神经板的中轴处形成凹陷称神经沟,隆起处称神经褶。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神经嵴。2、神经嵴细胞:在胚胎第 4 周,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这部分细胞即神经嵴细胞。3.外胚间叶组织:迁移至头面部的神经嵴细胞形成该区的大部分结缔组织,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4.鳃弓:在胚胎第 4 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充质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 6 对柱状隆起,称为腮弓。5.颈窦:第 2 腮弓生长速度快,朝向胚胎的尾端,并覆盖了 2、3、4 腮沟和 3、4、5 腮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被覆盖的腮沟与外界隔离,形成一个暂时的由外胚层覆盖的腔称为颈窦。6.额鼻突:胚胎第 3 周,发育中的前脑下端出现了一个突起称额鼻突。7.上颌突:胚胎的第 4 周,下颌突两侧的上方区域的间充质长出两个分支状突起,称上颌突。8.口凹或原口:胚胎的第 4 周,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9.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由内外两胚层构成。10.拉特克囊:约在胚胎第 3 周末,在口咽膜前方口凹顶端正中出现一个囊样内陷,称拉特克囊。11.颅咽管:拉特克囊与原口上皮间有上皮性柄相连,囊的起点由于原口的发育,最后位于鼻中隔后缘,此后上皮性柄和拉特克囊退化消失,此囊的残余称颅咽管。12.鼻板:胚胎第 4 周,口咽膜破裂。口腔与前肠相通。同时,额鼻突的末端两侧的外胚层上皮出现椭圆形局部增厚区,称嗅板或鼻板。鼻板细胞形成鼻粘膜及嗅神经上皮。13.鼻凹或嗅窝:由于细胞的增生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鼻凹将来发育成鼻孔。14.侧鼻突:嗅窝两侧的 2 个突起称侧鼻突。15.中鼻突:两个嗅窝之间的突起称中鼻突。16.球状突:胚胎第 5 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17.面突的融合:有的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达到面突的融合。18.面突的联合: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就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为面突的联合。19、唇裂:唇裂多见于上唇,是由于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此种唇裂发生在唇的侧方,可以是单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