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九章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第九章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_第1页
1/8
第九章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_第2页
2/8
第九章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_第3页
3/8
第九章 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1982年9月我60岁了。古人叫耳顺之年。有机会回想了一下我念物理、做研究工作、做教师的经验,我觉得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在绝大多数和我同年岁的人都有着种种困难的遭遇的时候,我却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合作者,很好的学生。而且在物理学界以外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很幸运的,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吸取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又很幸运的,我能够有机会在象牙之塔内工作了17年,现在在象牙之塔外也工作了17年。 ——杨振宁 像其他创造性人才一样,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启蒙时期、培养期和结实期三个阶段。 启蒙期是培养科学家创新意识的基础阶段,对象是一般是3至9岁的儿童。这个阶段的教育应着重激发儿童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学习和培养发现问题的方法。 培养期就是创造力能否得以开发的关键时期,一般指 9至 22岁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教育要提倡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思考问题,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多发问及敢于表达不同的学术见解。 结实期是培养科学家创造能力的黄金时期,一般指 22至 28岁的硕士和博士生,学生要突破专业领域的局限,开阔知识面,尤其是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掌握成熟的科学规范即专业知识,研究问题的各种方法。 与科学家这几个成长过程相关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环境、教育环境、集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科学家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家的发展则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1、科学家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可以给儿童提供一定的信息量,而足够的信息量是创造力形成和开发的前提。良好的家庭环境大人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同的家庭对儿童有不同的影响。专制型家庭以自己的兴趣左右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刻板、呆滞,缺乏活力;溺爱型家庭会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和神经质;民主型家庭则会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朱克曼研究了1901年至 1972年美国培养出来的7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社会经济出身(见表),得出结论:不管是遗传的还是社会的原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集中于那些能够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开端以便获得为制度所承认的机会的家庭里。专业人员的家庭提供了教育和社会的联合优势。 表 1 美国培养出来的诺贝尔获奖人(1901~1972)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1935~1940)的父亲的职业情况 父亲的职业 专业人员※ 经理和企业主 农民 零售、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九章科学家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