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讲 应力疲劳 上节回顾 疲劳问题的特点 足够多次循环扰动荷载作用、疲劳是一个发展过程、疲劳破坏的三个阶段、断口特征、局部化 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循环硬化和循环软化 应力控制下的循环蠕变和应变控制下的循环松驰 Bauschinger 效应 稳态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及数学描述 材料的记忆特性 疲劳问题分类 按循环应力作用的大小,疲劳可分为应力疲劳和应变疲劳 应力疲劳:最大循环应力Smax 小于屈服应力Sy 寿命一般较高(>104),高周疲劳 应变疲劳:最大循环应力Smax 大于屈服应力Sy(材料屈服后应变变化较大而应力变化较小,故一般以应变为控制参量) 寿命一般较低(<104),低周疲劳 材料应力疲劳特性 1. S-N 曲线 2 评价和估算疲劳寿命或强度需建立外荷载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反映外加应力 S 和疲劳寿命N 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 S-N 曲线。 基本 S-N 曲线 在最简单的荷载谱-恒幅循环应力作用下,R= -1 时(对称恒幅荷载)实验给出的应力-寿命关系曲线 2.S-N 曲线的一般形状 材料的S-N 曲线一般由实验得到 用一组标准试件在给定应力比和应力幅作用下,记录相应的寿命所得到的曲线。 典型 S-N 曲线可分为 三段:低周疲劳区(LCF), 高周疲劳区(HCF)和亚 疲劳区(SF)。 由 S-N 曲线确定的对 应于寿命N 的应力称为寿 命为 N 次循环的疲劳强度SN。N = 1/4 对应材料的静拉伸强度Sb,N = 106~7 对应的疲劳强度为疲劳极限 Sf。特别地,R = -1 的疲劳极限记为 S1。 在 HCF 区,S-N 曲线在对数坐标系上近似为直线。 104 106~7 Sb Sf LCF HCF SF Smax N SN 3 S-N 曲线的数学表达 1)指数函数式 CNe S α 和C 为材料常数。两边取对数有 BSANlg A = lgC 和B = -αlge 为材料常数。指数函数的S-N 关系在半对数坐标系上为直线。 2)幂函数式(最常用的形式) CNS 两边取对数有:SBANlglg 幂函数的S-N 关系在对数坐标系上为直线。 3)Weibu ll 公式 CSSNfa)( α 和C 为材料常数,Saf为理论应力疲劳极限幅值。Weibu ll 公式包含疲劳极限,即 S 趋于 Saf时 N 趋于无穷大。 4)三参数公式 NCSSf 1 α 和C 为材料常数,Sf为应力疲劳极限。 3.平均应力的影响 反映材料疲劳性能的S-N 曲线是在给定应力比下得出的,平均应力 4 amSRRS 11 在给定应力幅下应力比R 增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