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1 春季班三年级超常班 学而思 侯晓琳 hxl0601@yahoo.cn 第二讲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是中年级应用题模块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解决鸡兔同笼的花哨方法有很多 ,但通用方法是假设法,假设法的思想在高年级的后续学习中还会用到。鸡兔同笼的变型题在五六年级和初一都会遇到,高年级遇到鸡兔同笼是我们可以用一个强大的数学工具——方程来解决。但在三四年级,我们一定要透彻理解假设法的本质,这对我们思维的训练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本讲的鸡兔同笼主要有三大类题型:基本型鸡兔同笼;和差倍型鸡兔同笼;多种事物的鸡兔同笼,下面逐一介绍。 基本型鸡兔同笼 1 、 基础型的鸡兔同笼 我们来看一个小例子: 如鸡兔同笼,头 10 个,腿 28 条,问鸡兔各几只? 我们二年级是通过画图的方法来理解假设法的,一起回顾一下: 方法一:兔子投降法 假设全部都是鸡,总腿数为:10×2=20(条) 总差(与实际相比,少算了):28-20=8(条) 所以要把 8 条腿添上去 单位差(一只兔子当做鸡来算,少算):4-2=2(条 )每只鸡添两条腿变成兔子 兔子数:(28-10×2)÷(4-2)=4(只) 有四只鸡变成兔子,是兔的数量 鸡数;10-4=6(只) 注意假设是全部都是鸡时,先求出的是兔子的数量。 方法二:鸡拄拐法 假设全部都是兔,总腿数为:4×10=40(条) 总差(与实际相比,多算了):40-28=12(条) 所以要去掉 12条腿 单位差(一只鸡当做兔子来算,多算):4-2=2(条)每只兔去掉两条腿变成鸡 鸡数:(4×10-28)÷(4-2)=6(只) 有四只兔子变成鸡,是鸡的数量 兔数:10-6=4(只) 假设全部是兔时,先求出的是鸡的数量。 2 0 1 1 春季班三年级超常班 学而思 侯晓琳 hxl0601@yahoo.cn 通过这个小例子,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下面四个问题: 什么是基础型的鸡兔同笼: 已知每只鸡2 条腿,每只兔4 条腿,已知鸡兔总数,和鸡兔腿总数,求鸡兔各几只。 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 (1) 两种不同的事物如鸡和兔 (2) 它们有相同点如鸡兔都有一个头,那么在做鸡兔同笼变形题时把数量相同的特征看做头 (3) 它们有不同点如鸡兔腿的数量不同,把数量不同的特征看做腿 附:本讲为了区分把头的单位写作只,腿和脚的单位都写成条。 基本型鸡兔同笼的解决方法: (1) 假设 (2) 找总差 (3) 找单位差 (4) 求出另一种事物的数量 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公式: (1) 假设全兔: 鸡数=(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