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银行模式的沿革与未来 本轮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业整体造成了巨大震荡,其中的投资银行业更是处于震中。危机彻底改变了投资银行业原有的版图,而新的结构正在形成之中但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本文根据美国投资银行业自30 年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包括这次危机中的经历,分析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沿革变迁及其背后的主要动因,剖析不同类型的独立投资银行在危机中特别是目前的状态,并由此勾画其未来发展的脉络。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在近十几年走向分化 在20 世纪30 年代《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颁布以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受分业经营和治理结构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经营规模有限、审慎涉足高风险领域。这段时间里的主要特点是:(1)分业经营使得投资银行成为独立的机构,也成为美国投资银行区别于欧 洲 全 能 银行的一 大特征 。(2)投资银行主要采 取 合 伙 人 制而非 公 开 上 市 股 份 制。这种 组 织 结构限制了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首 先 由于资金来源 有限,投资银行业务规模通 常 较 小 。其次由于资金是合 伙 人 自有资金,高杠 杆 率 没 有成为投资银行资产 扩 张 的普遍 手 段。其三 投资银行慎于发展高风险业务,特别是自有账 户 交 易 和证 券 投资类资产 业务,而主要从 事 公 司 财 务顾 问 、并购 顾 问 、证 券 发行和经纪、资产 管 理等 收 费 及佣 金收入 业务。交 易 业务限于客 户 证 券 发行上 市 后的造市 活 动。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的上 述 特点收 到 诸 多 因素 的冲 击 ,发展模式也因此出 现 分化。影 响 较 大的因素 有二 : 市 场 压 力 。一 方 面 是大型商 业银行不断 向投资银行业务渗 透 。另 一 方 面 则 是1998年的《金融现 代化法》进 一 步 取 消 了对银行从 事 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催 生 了美国的全能 银行——金融控 股 公 司 。其中公 开 上 市 的大型银行不仅 从 事 投资银行业务,而且 凭 借其资本和资金条 件 从 传 统 收 费 业务进 一 步 向自有账 户 交 易 、证 券 投资,特别是结构性产品 市 场 交 易 等 高风险/ 高收 益 的领域扩 张 。独立的投资银行面 临 巨大的竞 争 压 力 ,不得不寻 求 新出 路 。 利 益 诱 惑 。投资银行经不住 全 能 银行在结构性创 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