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一节 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1、炎症的定义: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局部反应: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升高。 3、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防御作用和损伤作用共存。 二、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 2、化学性因子 3、生物性因子 4、坏死组织 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 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和增生(proliferation)。 一、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二、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 1、血流动力学改变 2、血管通透性增加 (1)内皮细胞收缩 (2)内皮细胞损伤 (3)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3、渗出液的作用: 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网架可成为修复支架,并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 4、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1)白细胞边集 (2)白细胞粘着 (3)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4)白细胞的局部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组织损伤作用。 5、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组胺和 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细胞产物、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NO及神经肽。 (2)体液中的炎症介质: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三、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鼻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第三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一、炎症的经过 1、急性炎症的特点: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为发热、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2、慢性炎症的特点:持续几周或几月,可发生在急性炎症之后或潜隐逐渐发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