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1页
1/9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2页
2/9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3页
3/9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柯桥校区彭玉华师:同学好,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大家预习了吧,看了几遍?生:3 遍。师:不错。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好懂,但我们都很优秀,而且对先生的作品风格已经有一些了解;我想听听大家看了 3 遍后对课文有哪些了解,主题、结构、表达等等都可以谈。生:这篇文章不同于我们以前读到的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很尖锐;但本文言辞是比较优美的,他表现出的是美好的记忆。生:我从结构上说吧;1、2 两段是写现实生活中的,后面的 3、4、5 一直到梦醒了之后,都是在写梦中的情景,最后一段又回到了现实。生:现实和梦想形成了对比,有鲜明的反差,作者借此表现出自己的一定的看法。师:好,现实和梦想形成对比。板书:想象现实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理想,因为第 11 段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我要追回它”,表明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我觉得鲁迅做的梦都是在同一条河上,河倒影的天空和河边的景物都是很美的,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他想象中的美好的境界。师:梦的具体内容,接着来。生:他的想象和现实做对比,突出现实很残酷。师:我原本以为这篇文章很难懂,但同学们刚才谈到的主题、结构、内容等等,已经很不错了。这篇文章选择《野草》,《野草》在鲁迅所有作品中又公认是最难懂的,我想大家肯定还有一些困惑;有些问题可能在刚才大家的分享中已经解决了,也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下面我们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的我们再提出来。(学生相互交流问题)师:交流很热烈,说明我们还是有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分享交流一下我们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生:1925 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文章中“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这块大石头指什么?师:你关注到的 1925 年是文章的写作背景。生:好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到底什么?师: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请问有故事吗?生:没有。师:没有故事,那它有什么内涵?是吧。生: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都发出“发出水银色焰”,但现实中天气不都是晴朗的,这有什么寓意吗?师:事实上鲁迅有没有经过这样一个地方呢?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投影:投影:1913 年 6 月 24 日鲁迅在长住北京后第一次返乡省亲,6 月 26 日他“同三弟至大路浙东旅馆,偕伍仲文乘舟游兰亭,又游禹陵。归路经东郭门登陆,步归。”(《鲁迅日记》)师:这篇《好的故事》真的有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