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尤利西斯》 一、神话结构 《尤利西斯》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征是采用了神话框架,即把布卢姆的故事与荷马史诗《奥德赛》进行类比,从而给小说带来某种内聚力和统一性。奥德赛是古希腊征服特洛伊的英雄,尤利西斯是他的罗马化名。《奥德赛》这部史诗写的就是尤利西斯在特洛伊(今土耳其境内)大战后历经艰险,流亡十年才回到国内,杀死众多情敌,和妻子、儿子团聚的故事。在西方文学中,《奥德赛》最早确立了寻求、浪游、回归的母题,根据这三个母题,《奥德赛》的故事情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尤利西斯远征特洛伊之后,很多求婚者纠缠尤利西斯的妻子珀涅罗珀,儿子贴雷马科就外出寻找父亲。这一部分与乔伊斯《尤利西斯》的第一部分(前三章)对应,斯蒂芬正是一个寻找精神父亲的追寻者,而布卢姆正是精神父亲的象征。《奥德赛》的第二部分写尤利西斯十年历险漂泊的过程,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四到第十五章布卢姆的历险相对应。《奥德赛》的第三部分写尤利西斯回归家乡,和儿子一起设计杀死情敌,与妻子团聚。在小说中正巧对应第十六到第十八章,写精神上的父子布卢姆和斯蒂芬在街头相遇,一起回家。因此,可以看出,乔伊斯精心建构了自己的小说与《奥德赛》的平行对应关系,原来他设计的全书十八章都有题目,都分别取自史诗《奥德赛》,三个部分也有题目:贴雷马科,尤利西斯的漂泊,回家,这样一来与《奥德赛》的对应就更清楚了。但到了书出版的时候,乔伊斯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把题目都删掉了,只剩下书名《尤利西斯》。恐怕是因为原来的设计太直露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乔伊斯在三个层面模仿了《奥德赛》:一、主题:追寻、漂泊、回归;二、采用了《奥德赛》中的结构,使用了荷马史诗中的形象和象征;三、遵循了《奥德赛》的情节和场景描写,比如第十一章写布卢姆在酒吧中听音乐和歌唱,模仿的就是《奥德赛》中关于赛壬女妖的故事。赛壬是居住在海岛上的女妖,其歌声使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听到的人都狂奔上海岛,因而送命。尤利西斯预先在耳朵里塞上了蜡,又用绳子把自己捆在桅杆上,才安然脱险。第十一章模仿的就是赛壬女妖的情节和场景。 二、批评界对《尤利西斯》神话结构的两种理解 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尤利西斯》以史诗中的人物做书名?为什么作者模仿了《奥德赛》,借用了一个神话结构?关于这个问题,最经典最重要的解释是 T.S.艾略特做出的。他在《〈尤利西斯〉:秩序与神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