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分析二:伦敦 一、城市简介:城市规模,历史发展,城市结构,风貌特点。 伦敦城的人口将近 7 4 0 万,随着两次大的移民潮,伦敦的文化也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每年有 2 8 0 0 万的游客,带来 9 4 亿英镑的旅游收入,使得旅游业成为伦敦继金融业之后的第二大产业。 图七:大伦敦分区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巴黎和伦敦曾是世界上最美的两座城市。两者都是拥有广大殖民地的强大国家的首都,都是当时世界的工业中心。同样的,这两座古老的都市也拉开了城市现代化的序幕。巴黎和伦敦都很富有,拥有许多美丽的建筑:雄伟的宫殿,宽敞的皇家花园,漂亮的居住区和郊区,他们都是几个重要铁路的终点站,还有世界闻名的商业文化机构,拥有便利的地下铁路系统。 然而巴黎和伦敦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形成和管理的。巴黎是一座由中央集权的国家权力将许多部分精心结合在一起的充满艺术性的城市雕塑。这一过程经过了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传入法国以来将近四百年的历史。而伦敦是一个逐渐扩张的许多城市碎片艺术结合的拼凑物,城市中许多美丽的部分各自为政,不能与其周围相融合——这一点上和上海似乎更为相似。但是巴黎和伦敦都被公认为是他们国家的观念、象征和独特文化的表达。 在伦敦大火之前,伦敦已经成为了欧洲最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并且处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涌现出了经久不衰的诗歌、戏剧和文学的财富,尤其是莎士比亚的巨著。然而 2 伦敦也是一个有着实际分区的地方。几个世纪以来,泰晤士河北边两个城市中心日益缠绕靠近:东边的“伦敦城”(the city )是一个从中世纪开始就就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同时也是伦敦的经济活力的中心所在。这个中心仍然保留着防御用的城墙、城门和充满了无规律的中世纪的街道。西边则是威斯敏斯特区域,是君主政体和国家政府所在地。但是在 1666 年的伦敦大火中,89 座教堂,13200 幢住宅和 400 条街道,包括在城墙内的老商业中心的80%的区域被烧毁了。 大火后 Wren 编制了伦敦重建规划,这个规划本来可以使伦敦城能够更加整体协调,但是因为劳动力和财力的缺乏,以及地产分配的公正性等问题,这个规划并没有实施。 图八:Wren 的伦敦重建规划图 但是大火以后,查理二世重建伦敦提升了建筑的标准,规范了街道的宽度,单独的建筑要遵守高度、檐口线序列、消防要求、内部材料、建筑稳固、外部材料和颜色,以及建筑正立面整体控制。这些简单的条例还是马上规范化了大规模重建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