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作文训练课写作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者,如何利用好课堂,组织形式多样而又高效运转的课堂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就显得特别重要。在长期的观察和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作文训练课型存在不够理想的地方,概括起来讲,有这样几种情况:1.放任自流型课堂教师随便布置一篇作文或者要求学生随便写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写作,课堂上看不到作文讲评环节。这种训练,追求的是写作次数,不讲求写作的质量。追究其原因,教者大多认为课时紧张,无法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其实,这是教者对作文训练不够重视的缘故。作文训练的效果恐怕要打一个问号了。2.盲目行进型课堂作文课堂上教师提供写作命题,学生接受命题,然后匆忙写作,下课就交作文。这种课堂讲求写作速度,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对材料或命题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就摸着石头过河了。课堂缺少指导环节。写作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前老师的指点迷津或者点拨很有必要,最起码能提醒学生少走弯路,少犯忌讳。这种训练方式,在高三后期提高作文书写速度时可以运用,但在高一、高二夯实基础阶段使用,就显得操之过急了。- 1 -3.批判型课堂这种课堂呈现的特点是教师针对一次作文评改,批判学生作文过程中的种种不足现象。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扎实,但学生不喜欢这种批判方式。学生作文,良莠不齐。作为作文讲评课,教者应站在辩证的立场去评判学生作文。如果从头到尾,只揭示不足,批评不良做法,想利用一次或几次批判式讲评课去纠正写作不足,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好比治病,一次大手术,并不见得把病人全身的疾病都给消除了。分期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纠正,效果好于集中纠正所有存在的问题。过分批判,势必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即使一篇失败的作文,它里面也有可取之处,它的局部也有闪光点。教师的评判,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更不应该求全责备或一棍子打死。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作文课应该有哪些类型呢?笔者观察总结了富有经验的高中语文老师的作文训练课,归纳出了以下几种类型。这里要说的是,首先,上好这些课型的前提条件是教者要热爱写作,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其次,要充分了解学情,能够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艺术地组织作文课堂教学工作。一、集思广益型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活动理念。集思广益型课堂的突出特点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独立思考,展示思维结果,然后集体讨论,师生互动、合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