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 傅立叶变换 §7.0 引言 7.0.1 “变换”的概念 在数学上,为了把较复杂的运算转化为较简单的运算,常采用“变换”手段。 例如初等数学中的利用对数将较复杂的乘、除运算化为较简易的加、减运算的做法,事实上就是一种变换,可称他为对数变换。详细说即,为求两数 A与 B 之积 AB (商BA/),可使用对数变换、变换后的加(减)法运算、反对数变换三个步骤来完成: (1)、对数变换:对已知的 A、 B 分别求出对数Alg、Blg; (2)、变换后的加(减)法运算:求出两个对数的和BAlglg (差BAlglg); (3)、反对数变换:求出上述和(差)的反对数,即是 AB (BA/): )lg(lglg 1BAAB ()lg(lglg/1BABA)。 这 种 方 法 总 起 来 说 是 根 据 定 理 :“ 积 ( 商 ) 的 对 数 等 于 对 数 的 和 ( 差 ):BAABlglg)lg( (BABAlglg)/lg()”得出的。下图直观说明了对数变换的内在关系: 乘(除)运算 常规域中的运算: 正实数 A,B 积 AB(商 A/B) 对数变换 lg(·) 反对数变换 lg-1(·) 变换后之域中的运算: 对数 lgA、lgB 对数和 lgA+lgB=lg(AB) 加(减)运算 ( 对数差 lgA-lgB=lg(A/B) ) 从数确定其对数值的变换称为正变换,从对数值确定其反对数值的变换称之为反变换或逆变换。数与其对数值在一定条件(即 A、B 为正实数)下是一一对应的。变换前的数常称为变换后的数的象原,变换后的数常称为变换前的数的象。 再例如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变换、复变函数中的保角变换等都属于这种变换,后面要谈的积分变换也是这样一类变换。 当然,说变换方法能化复杂运算为简单运算,不仅仅是因为变换后的运算较简单,实际上还依赖于变换及反变换容易进行,或者虽不易进行,但却可行,并且已由人们造表(如对数表、积分变换表等),通过查表而显得容易罢了。另外,人们使用变换方法,有时并不是为了计算和求解容易,而是为了研究的容易。这时使用变换常常是为了容易提取研究对象的信息、规律。也即并不是为了直接去求解,而是通过变换建立一种数学模型,以供研究。这时并不追求变换与反变换的快、易,而是追求在正变换后而反变换前的象集中容易显示信息、容易分析研究问题而已,此时甚至用不着去考虑反变换。例如自动控制理论中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建立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后,立足于复频域中作研究的方法就是如此。 7.0.2 “积分变换”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