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_第1页
1/12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_第2页
2/12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_第3页
3/12
8 0 5 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 805电子管是一种灵敏度高,性价比高的大功率电子管,容易制成20W以上输出功率的单管A类放大器。因此有不少玩家参与尝试制作,也产生了大量试制电路。但是,往往出现的问题是,频响不宽,音色不平衡,功率不大。本文就 805管的本身特性展开一些简易分析,供大家设计制作参考。 1,805电子管特性概述。 805电子管原形是一款丙类发射用电子管, 屏耗 Pa = 125W 放大系数 u = 50 内阻 Ri = 10K, 其屏栅特性曲线见图 805-3.jpg (135.33 KB) 805sd.GIF (36.96 KB) 2,按照常用线路的工作点分析: 现在常见电路工作点往往是: 屏压 Ua = 1050V 屏流 Ia = 100mA 负载阻抗 RL = 7~10K 就此工作点,在屏栅特性曲线上简易作图,得: 对 805 动态工作情况简易分析如下 : 805 静态工作点, Ug1 = +18V,此时有栅流大致 12m A 左右 Ua = 1050V Ia = 100m A 假设推动电压为对称 正弦波 当 805 电子管动作点移动到负半周某点A 处: Ug1 = +45V Ua = 300V Ia = 168m A 此时如果要输出完整对称的正弦波,正半周 A'点,根据特性曲线应当为: Ug1= -9V Ua = 1630V Ia = 40mA 输出功率根据负半周,大致为 Po = 0.5(1050 - 300)/(168 - 100)*1000 = 25W 此时栅极动作范围是 Ug1 从 -9V ~ 45V 栅流变化范围是 0mA ~ 40mA (粗略值) 以上要说明的是,805 在Ug1 = 0V ~ -9V 区间内,基本是无栅流的。 此时,805 输入阻抗近似趋向无穷大(实测在10K 左右) 而当 805 在Ug1 = 0V ~ +45V 区间内,栅流是递增的。 此时,805 输入阻抗降至 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之间。 另外注意到,805 的内阻,随着电压递增而递增,随着电流递增而递减。 失真分量和失真定性在后面将简述。 3, 常见 805电路推动形式不外乎两种: a;阴极输出器直接耦合 b;推动变压器耦合 在此不讨论主观评价,仅从原理上,实际测试结果上做一说明: 常见阴极输出器直接耦合如图: 805TY.GIF (7.91 KB) 此类阴极输出推动,常采用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直接耦合805。 按照前述的805 动态工作分析,当 805 栅极电压动作到负栅压部分(0~ -9V)时, 由于 805 栅压等于推动管阴极电压,因此推动管阴极电压应当为负, 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推动管阴极最低电压是 0V,不能更负, 因此实际 805 栅极推动范围只有 0V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805电子管特性及其电路设计简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