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GIS 进行选址分析 问题的提出 某部门计划在湖滨地区建设一厂房,对建厂位置的选择可归结为一个空间分析问题。利用 GIS 的协助,可在一个广阔区域找出满足预定条件的建厂位置。该厂房位置的选择需满足以下条件: a, 位于陆地坚实的土壤上(地基要求) b, 位于灌木分布区(地价最便宜) c, 距离河流至少 20 米以外(保护水质) d, 距离已有的下水管道 300 米以内(降低花费) e, 所选地块不仅同时符合以上条件,而且面积要大于 2000 平方米。(面积要求) 在一个区域中例如吴中区,寻找满足此条件的地块,规划工作者需要准备如下图件,并将它们矢量化,成为图形文件(要清楚手头有些什么数据,属性如何。图例见后。): 图 a、本区水陆分布图(template)。 图 b、土壤图(soil),其中图例 suit>=2 的类型是适于进行建筑的土壤。 图 c、土地利用图(landuse), 其中图例 Lucode=300 的类型为灌木地。 图 d、河流图(stream)。 图 e、下水管道分布图(sew er)。 要求利用这些图件确定出满足建厂所有 5 项条件的地块,并以图 a 为和交通图(图 f)为底图用红色标出这些区域,做出一幅“厂房选址建议图”。(结果会有数块地满足条件) 图 a 图 b 图 c 图 d 图 e 图 f 1、 GIS 分析、选址步骤 由于数据是 MapInfo 的 tab 格式,首先需将 tab 数据转为 ArcGIS 的 shp 数据。如何转换自己想办法。接下来进行选址分析的基本步骤为: 1、在土壤图(soil)上,选出 su it>=2 的类型另存 2、在土地利用图(landu se)上, 选出 Lu code=300 的类型另存 3、在河流图(stream)上建立 20 米的缓冲区并另存。 4、在下水管道分布图(sew er)上全选后建立 300 米的缓冲区并另存。 5、打开河流缓冲区图和下水管道缓冲区图,叠置选出满足 2 个条件的区域,结果另存。 6 、将上一结果与土壤图层用同样方法产生满足 3 、4 、1 的区域。 7 、将步骤 6 的结果与土地利用图层叠置,产生满足 3 、4 、1 、2 的区域。 8 、选择并删除面积小于 2 0 0 0 平米图斑,得到的结果就是分析选择的结果,可用于建设选址的地块以红色表示。 9、将这一结果与template 和road 图层同时打开,调好区域和线条颜色,以栅格图形式保存“”。 图形属性说明: 土壤分4 类 土壤类型代码 是否适应建筑物建设 0 完全不适应 1 弱适应 2 中等适应 3 非常适应 土地利用分7 类 土地利用类型代码 土地利用类型 100 城市用地 200 农业用地 300 灌木林地 400 森林 500 水体 600 沼泽地 700 荒地 河流分类 1 干流 2 主流 下水管道分类 1 60cm 孔径 77 45cm 孔径 道路分类 1 铺设道路 2 半铺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