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电力电缆及附件•二、电缆线路的设计•三、电力电缆的安装•四、电缆工程验收•五、电缆线路运维与检修•六、电缆故障检测与处理一、电力电缆及附件•1、电力电缆的发展•电力电缆(powercable),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路。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1908年,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从此,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1911年,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开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1913年,德国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压电缆,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压电力电缆。•1897年(清光绪22年),中国第一根地下电力电缆在上海投入使用,长2700米,橡皮绝缘铅包护套的照明电缆是进口产品。直到1939年在昆明(电缆厂)才生产出首根国产电缆。•2011年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线线缆生产国。•在我国,电线电缆产业是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2、电缆的分类•1)按电压等级:•1kV及以下为低压;3kV至35kV为中压;66kV至220kV为高压;330kV至750kV为超高压;±800kV直流和1000kV交流及以上为特高压。•2)按绝缘材料分:油纸绝缘、橡塑绝缘电缆等。•3)按输送类型: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目前我国投入运行的最高电压等级电缆500kV。•2006年,贵州三板溪电站500kVXLPE电缆工程,电缆回路长480米,其中竖井敷设高差达到146米。该项目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首个500kVXLPE电缆水电站项目,其中户外电缆终端是世界上第一个500kVXLPE电缆户外终端。•2010年,上海500kV静安(世博)输变电工程投运。采用两回路500kV电缆供电,全线敷设于静安-三林电缆专用隧道内,隧道全长15.45km。是国内第1条长距离500kV输电电缆线路,具有截面最大、距离最长、中间接头数量最多等特点。•2009年,我国第一个500kV超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跨海底充油电缆工程开始安装,这也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个同类工程。•海底电缆技术先进,结构复杂。每条海底电缆全长约32千米,为世界之最,中间没有接头,为单芯纸绝缘充油电缆。充油电缆生产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单根32千米长的电缆,要求连续生产,特别是铅合金护套,中间不能中断或停顿,生产及施工难度大。为适应海底及高油压环境,电缆设计有防腐蚀层、防蛀层、横向加强层等。•3、电力电缆的结构•按结构类型分:三芯统包型电缆、单芯电缆•按绝缘材质分:油浸纸绝缘、橡塑绝缘电缆•充油电缆•油纸绝缘电缆已有超过百年的使用历史。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无论在制造上和使用上,油纸绝缘电缆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油纸电缆可靠性高、寿命长、适合超高压等级等优点;但敷设安装难度较大、绝缘油易燃、线路落差受到一定限制。自从开发出不滴流浸纸绝缘后,解决了落差限制问题,使油浸纸绝缘电缆得以继续广泛应用。•交联电缆的使用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自60年代初美国GE公司生产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条5kV交联电缆以来,大约每5年便提高一个电压等级。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京、沪、穗、深等城市陆续进口了一批110-220kV交联电缆,运行情况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各地在施工和运行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交联电缆的电气性能、耐热性及机械性较好,敷设安装方便,落差不受限制;但交联电缆从材料生产、处理到绝缘层(包括屏蔽层)挤塑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绝缘层内部难以避免出现杂质、水分和微孔,再者其长期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