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步骤 [1] 计算data 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利用平均差计算Cp [3]利用平均数求出补正值K,然后乘以Cp,算出Cpk。 Cp 的计算 - 在假定既有data 的平均数与基准Spec 的中间值一致的 条件下计算,表现短时间内最好的Process 状态,因此叫做 “短期工程能力指数”。 Cpk 的计算方法,随着时间流逝,在抽取推断的data 的样本时,每次中心值都有些 移动,考虑到这一点计算工程能力,叫做“长期工程能力指数”。 - 补正了平均数与中间值之间的差异, 计算的补正值K 与 Cp 相乘得出 - Cpk = Cp(1-K) 工程能力指数的测定值大致分为Cp 和 Cpk 两种。 Cp 是在假定既有data 的平均数与基准Spec 的中间值一致的条件下计算的。 表示的是短时间内最好的Process 状态,因此叫做“短期工程能力指数”。 就具体数值的计算来看,首先根据data 计算出平均数与标准差,利用标 准差按如下公式计算出Cp 的值。 例如,在钢板的生产中,产品的规格上限是40 毫米,规格下限是35 毫米, 那么Cp 分子部分的(规格上限-规格下限)就是5 毫米吧。 另外,如果根据所生产钢板的厚度测定的data 求得的标准差是0.8 毫米, 那么Cp 的值就是5/(6×0.8)=1.04。 下面是Cpk 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平均数求出如下的补正值K,然后乘以 Cp 即可。 Cpk = Cp(1-K) K 如果是0 的话,Cp 与 Cpk 一致。 测定值的平均数离中间值越远,Cpk 就越小,表示工程能力的不足。 因此,Cpk 是考虑到“时间的流逝”、“每次应用测定的data 的样本时”中 心值稍微有所不同的问题来计算出的,叫做“长期工程能力指数”。 什么是SPC? SPC 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的波动影响所致。波动分为两种: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异常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但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消除、避免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