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CP 或 CPK),也译为工序能力指数、工艺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 什么是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 6σ(即 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 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 P=6σ 式中:σ 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Cp=T/6σ T——公差 σ ——[[总体标准差]](或用样本标准差 S)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 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 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过程能力指数的意义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当我们的产品通过了 GageR&R 的测试之后,我们即可开始 Cpk 值的测试。 CPK 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 CPK= Min[ (USL- Mu)/3s, (Mu - LSL)/3s] 过程能力指数运算方法 过程能力指数运算有5 种计算方法: 直方图(两种绘图方法); 散布图(直线回归和曲线回归)(5 种); 计算剩余标准差; 排列图(自动检索和排序); 波动图(单边控制规范,也可以是双边控制规范)。 过程能力指数的指标 1.过程能力指数Cp、Cpk 我们常常提到的过程能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