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性能检测模体及检测方法 吴毅 杜国生 田中青 本文作者吴毅女士北京市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先生副主任技师 田中青先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电离辐射处副研究员 一 前言 1972~1973 年 G.N.Hounsfield 和 J.A.Ambeose 公开发表了有关 CT 的文章紧接着许多厂家都以迅猛的势头开发 CT1979 年 CT 诊断技术已经遍及全世界 在我国20 年前 CT 还只是少数大医院引进的先进医疗设备而如今逐步在县级以上医疗部门普及由于 CT 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更新换代 在我国既有最先进的超高速 CT 和螺旋 CT 也有较早期的第三代 CT 二手货 CT 机的电子学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十分复杂还采用了复杂的数据处理软件因此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随着时间和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变化为了保证新购置的设备能达到销售方允诺的性能指标和使用中的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也为了在诊断前及时发现 CT 诊断影像质量下降的情况医疗卫生部门有责任对 CT 诊断影像实行质量保证计划计划应包括对 CT 机性能指标影像显示硬拷贝系统及胶片冲洗系统进行验收状态及稳定性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校正我国卫生部为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合理配置和利用大型医用设备发挥卫生资源综合效益于 1995 年 7 月以卫生部第 43 号部长令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1996 年 4 月卫生部办公厅又下发了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自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开始对医疗机构中的 CT 机的配置人员培训及其应用质量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和管理 按照管理办法新安装的 CT 机签收和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检测使用中的 CT 机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并通过省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发给合格证 CT 检测模体及检测方法对于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受到各生产厂家医疗单位和监督监测部门的普遍重视本文根据几年实践经验介绍目前我国的进口商品模体和国内研制的模体及检测方法 二 CT 检测模体 1. CT 检测模体概况 由于CT 扫描仪的迅速发展客观上出现了对其性能评价的要求1997 年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第1 号报告定义了CT 机的性能指标并描述了使用特定模体进行检测的方法与此同时AAPM 又设计了一种测试低对比度分辨力的ATS模体这两种模体通常被称为 AAPM 模体我国除进口了一批 AAPM 模体外还进口了美国PMI 公司生产的461A 型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