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渔业生产效率分析 第一节 渔业生产效率概述 一、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 (一)效率的概念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效率可以分为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价格己知的条件下,为获得最大产出或最低成本,各种资源能够达到最佳比例的能力。技术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或者在一定的产出组合下,取得最少要素投入的能力。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相组合就得到总的经济效率。而技术效率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技术推广的有效程度,而且反映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效率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投入角度经济效率的分解 法瑞尔(M.J.Farrell)在 1957 年发表的《生产效率度量》一文中从投入角度对技术效率下了定义:“所谓技术效率,就是在生产技术不变、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 CL,占实际生产成本 CS 的百分比”。用 TE1 表示从投入角度定义的技术效率,即: %1001 CSCLTE 投入角度经济效率的分解的假设条件: ①一生产部门具有固定规模报酬; ②两种投入要素x 1 和 x 2; ③生产一种产品y 且产出 y 不变; ④在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下,单位产出要素投入量组合在 P 点,单位产 出等产量线为SS′,等成本线为 AA′,两线相切于 Q′点(如图 7.1) 图 7.1 投入角度效率度量 (1)若该生产部门的要素投入量在 P 点,则该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所有要素的投入量按比例减少到 Q 点,不会使产出水平减少,我们可以用 QP 来表示该生产部门的非技术效率量。所以该生产部门的投入角度的技术效率(TE1)为 OPOQTE 1 (0≤ TE1≤1) TE1 的取值在 0 与 1 之间,当投入要素组合点在 Q 点时,TE1 为 1,称完全技术效率。 (2)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已知,我们可以得到等成本线AA',等成本线AA'与等产量线SS'相切于Q',那么Q'点是生产最佳点,如果该生产部门在Q'生产,成本可以减少RQ 量,所以Q 点是技术有效点,但不是配置有效点,其投入角度的配置效率(AE1)为: OQORAE 1 (0≤AE1≤1)。 (3)总的经济效率是由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综合的结果,则该生产部门的总的投入角度的经济效率为: 111AETEOQOROPOQOPOREE (0≤EE1≤1) 从以上效率的计算方法与图示可以看到,投入角度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及经济效率的度量都是沿着从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