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理论与实践专题工作坊学习心得今天,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对分课堂”创始人张学新及其团队,来我校举办为期一天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专题教学工作坊活动,正好今天没有课,全程参加了培训学习。上午聆听了张学新教授做的《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方法》的报告,下午我专门聆听了山东理工大学秦洁老师的对分课堂典型案例剖析分享。张教授的报告我通过工作坊以及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多次聆听,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收获。秦教授是我在参加西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系列活动中结识的一位队友 ,国庆假期前在大理共同学习 ,不到半月间就在延大再次相遇了。其实下午还有一位牛喜霞教授也做了对分课堂典型案例剖析分享 ,但是两个工作坊同时进行 ,我特意选择了工科组的秦老师,想细致的了解一下在理工科中如何开展对分课堂教学。当然,两位教授的分享,都是干货满满,很受启发。今天正好是周五 ,晚上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一天内的所学开展一次系统的整理。本文所谈的就是我在工作坊中的点滴收获。一、确认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便于启动的方式对分课堂(PAD,讲授-作业-讨论三个模块),展开的流程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于三个模块可以灵活开展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它传承了传统教学智慧,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长短互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理念深刻、简明易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4C 核心素养。最典型的对分课堂包含四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讲授、独立学习与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里用我自己的理解归纳一下他的原理和流程。1.讲授阶段。精讲留白,对所讲述的内容提纲挈领的进行讲授,对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但是这里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事无巨细的开展讲授,而是有所取舍的开展讲授。不一定让学生都能听得明白,但是需要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框架结构。从而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一定的空间。2.独立学习与做作业阶段。学生完全独立的根据教师的提点开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主要目的就是自己学习全部的内容,通过自身努力对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一份“亮考帮”的作业或者一份练习提升的作业 。所谓的“亮考帮”就是说出一些亮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拿出来考考别人以及提出一些自己在独学过程中没有解决的因难问题。而练习提升的作业就是对所学知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