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13 页白杨礼赞教案两课时15.《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本文的抒情线索及由景到树、由树到人的写作思路。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白杨树的外形及内在气质。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方法指导】1.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互动合作为主。2.通过朗读,从理解重点语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检查预习1.同学们,请你们根据查阅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好吗?明确: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第 2 页共 13 页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等。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幻灯片展示):《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 3 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 1938 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 年 3 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礼赞”的含义是什么?选择下列义项。A.表示髙度的赞扬 B・怀着敬意地赞扬 C.表示某种礼貌和风格(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标题的含义。)明确:“礼赞”,指怀着敬意地赞扬,题目的意思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3・象征的作用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明确:(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一写作手法,教师用屏幕展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象征手法呢?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如高尔基的《海第 3 页共 13 页燕》。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白杨礼赞》。这种象征手法是要把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象征的作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