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1页
1/9
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2页
2/9
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_第3页
3/9
.工业车辆 护顶架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5143—2008/ISO 6055:2004(2008-02-03 发布 2008-07-01 实施)代替 GB/T 5143—2001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 ISO 6055:2004《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 ISO 6055:2004。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对 ISO 6055:2004 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用已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代替 GB/T 5143—2001《乘驾式高起升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与 GB/T 5143—2001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第 1 章中增加:“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翻车保护结构(ROPS)和落物保护结构(FOPS)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消了不适用的产品;——第 2 章中增加了 5 个引用标准;——增加了“3.1导言”和“4.1导言”;——将原标准中3.2.3 的“体重90kg的驾驶员坐下后座椅面最低点至车辆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头部上方护顶架顶部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1000mm”改为本标准中 3.3.3 的“从座椅标定点(按 GB/T 859l 确定)至驾驶员处于正常操作位置时驾驶员头部上方护顶架顶部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903 mm”——增加了降低护顶架正常高度的示例(本标准的 3.3.5);——增加了“如果护顶架的制造厂已经被告知用户可能处于跌落物能穿过 150 mm 开口的风险中时,则护顶架的结构应消除风险,必要时根据补充的信息设置开口”的内容(本标准的 3.3.6);——增加了图 4、图 5、图 6 和图 7;——取消了原标准 4.2 静载试验的内容;——动载试验的试验方法中增加:9 个落点中的第一点应位于护顶架的前方(本标准的 3.4.2.3);——增加了冲击下落试验(本标准的 3.4.3);——增加了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试验(本标准的 3.4.4);——性能要求一章中增加了对冲击下落试验和驾驶员腿和脚的保护试验后的要求(本标准的 3.5.2 和3.5.3);——增加了“驾驶员位置不受臂架保护的伸缩臂式车辆的要求”(本标准的第 4 章)。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宝鸡双力叉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