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填充墙拉结筋安装施工方法分析一、概述:框架结构施工,一般是先施工框架结构,然后再砌筑填充墙。为保证框架柱与砖墙间的有效连接,提高抗震的整体性,设计规范规定了连接要求。目前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法多采用拉结筋。拉结筋主要起到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和协同工作的作用,对于防止房屋由于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形引起裂缝也有一定作用。平常情况下,拉结筋在整个结构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像框架柱、梁受力筋那么明显,但当地震出现时,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主要是由于水平地震作用)易发生甩出掉落现象。为保证填充墙有必要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设置拉结筋以承担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此时拉结筋成为受力筋。因此框架填充墙拉结筋设置方法一定要有成熟的设计依据、可靠的材料、完善的施工措施做保证。拉结筋的直径一般为,通常沿框架柱全高每隔左右设置。当抗震设计裂度、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且不应小于,当抗震设计裂度、度时时宜沿墙全长贯通。传统的设置方式为预埋,近来施工上越来越多的采用后锚固的方法进行设置。预埋方法有柱上预留贴模筋、柱上预留贴模埋件,还可以考虑模板开洞留甩筋。后锚固的方法主要有植筋和使用锚栓锚固。随着拉筋设置方法的不同,其拉结筋的受力效果也有不同。现对各种拉结筋设置方法的施工工艺、力学性能以及经济性进行简单分析。二、预埋拉结筋安装施工工艺: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填充墙的拉结筋应从框架混凝土柱预留出,其目的是要确保拉结筋与框架柱的可靠连结。预埋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柱上预留贴模筋:、施工工艺:在绑扎柱钢筋时,将拉结筋绑扎好(一般是穿透柱纵横断面的型筋),待柱混凝土浇捣完且模板拆除后,在施工砖墙前,将拉结筋剔凿出,拉直贴模筋,再将拉结筋与贴模筋焊接。如图所示。、性能特点:其优点是方便施工;其缺点是由于混凝土浇捣时的振动会引起部分拉结筋铅丝松扣、偏位,导致模板拆除后在柱混凝土表面看不出拉结筋的位置,而不得不将柱混凝土大面积剥皮,以寻找拉结筋,有的凿得很深,甚至减少了柱子截面尺寸,也严重影响了外观。、柱上预留贴模埋件:、施工工艺:按拉结筋沿柱高的间距预留埋件,埋件可用钢板或粗直径钢筋头制作。如图所示。、性能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利用工地废的粗直径钢筋头来充当预留贴模埋件的方法,经工地推广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例如施工现场利用 0短钢筋头和 0 圆钢焊成预埋件,短钢筋长,主要考虑焊拉结筋时单面焊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