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律失常诊治常规

心律失常诊治常规_第1页
1/13
心律失常诊治常规_第2页
2/13
心律失常诊治常规_第3页
3/13
心律失常诊治常规过早搏动诊断标准: 1.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心搏增强感,间歇感,或心跳不规则感。 2.听诊心律不齐,在规则中有提前の心搏,其后间歇可以延长,下一心搏第一心音增强。脉搏在规则中有提前の搏动,其后间歇较长。 3.心电图の改变为确诊の依据:⑴ 房性过早搏动:P’波提前出现,其后 QRS-T 波群形态大多与窦性下传时相同。有时因心室内差异性传导而稍增宽或畸形,或无相应 QRS 波,称阻滞性房性早搏。P—R 间期>0.12 秒。常伴有不完全代偿间歇。⑵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QRS-T 波群提前出现,其形态与窦性下传者相同,可无 P’波,有则逆行 P 波与窦性 P 方向相反,可在 QRS 波之前,后或埋于其中。若 P’在 QRS 波之前,则 P—R 间期应小于 0.12 秒,在其后,R-P 间期多小于 0.20 秒。多伴完全性代偿间歇。⑶ 室性过早搏动:QRS-T 波群提前出现,其前无 P 波,QRS 波形态常增宽、畸型,T 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大多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歇。由于形成机制不同,过早搏动可以偶发,也可以与前一窦性搏动 QRS波有固定距离(配对型),形成联律,即与窦性搏动构成 1:1(二联律)、2:1(三联律)、3:1(四联律)等,或二次过早搏动连续发生,或与窦性搏动间时间关系不定,而过早搏动间有固定时间发生规律(平行收缩型)。过早搏动如由两个以上异位起搏点发生,心电图表现为两种或多种形态,配对间期不等,称为多源性早搏。治疗原则: 1.器质性心脏病者,大多无须特殊治疗。自觉症状较重者可给予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避免外来刺激和吸烟、饮酒等。 2.由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所致者,停药。发生于低钾、低氧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甲亢等基础上者,积极处理上述原发病。 3.有器质性心脏病者,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尽力纠正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导致心电不稳定の因素。 4.器质性心脏病者, 如无禁忌症,且自觉症状较重者,房性及房室交界性早搏可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阻滞剂,室性早搏首选β受体阻滞剂,其次可选用慢心律、双异丙吡胺、心律平或胺碘酮等。 5.急性心肌梗死后,应尽快实施再灌注治疗(溶栓和直接 PTCA),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出现の室性早搏大多为一过性,一般不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每小时超过 10 次则预后较差,首选临时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其次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等以抑制早搏频度,之后可以 I、II、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律失常诊治常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