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材料二 申报品种的种植历史和规模产地生态环境品种来源及鉴定、种质来源、野生资源分布情况和中药材动植物生长习性资料、良种繁育情况、适宜采收时间(采收年限、采收期)及确定依据、病虫害综合防治情况、中药材质量控制及评价情况等。 我市种植桔梗时间长,1 9 5 9 年市药材站就组织人力到鲁山8 0 0 —1 0 0 0 米高处采集野生桔梗种子,然后在山下种植。但前几年由于没有经验,一直没有成功,造成试种引种失败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到山上采集的种子均系“娃娃种”,又小又瘪出苗率低;二是种植的太深,一般在1 0 厘米—1 5 厘米,即使种子发芽也拱不出来。在实践中,我们对采集的种子进行了筛选,种植深度也变为 2 —3 厘米,到1 9 6 7 —1 9 7 6 年,每年全市种植3 0 0 —9 5 0 亩,产量在4 0 0 0 0 —1 5 1 0 0 0 公斤。除保证了全市人民的用药外,还外调给周边地区,用以换回我们的紧缺品种。1 9 7 6 年,吉林省延边自治州朝鲜族的人发现我们这里产的桔梗又脆又嫩又好吃,非常适宜做朝鲜小菜,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以后,每年都有人来抢购桔梗货源,价格一下提高了 2 .5 倍,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到1 9 9 6 年,仅池上镇和李家乡就种植2 8 0 0 0 亩,产量达 1 0 2 0 0 0 0 0公斤。池上镇(此时池上镇与李家乡合并为池上镇)成了博山区收入最高的乡镇。1 9 9 6 —1 9 9 8 年这三年是产量最高,扩种面积最多的三年。以后有重茬减产,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最近两年,与池上镇相邻的沂源县三岔乡异军突起,种植面积骤升,成为江北最大的重要生产基地,今年已种植了桔梗一万多亩。 博山区的南博山镇,北博山镇、源泉镇、山头镇等地今年都大面积发展了桔梗、黄芩、大青叶等。博山区委、区政府已下达《关于做好 2004 年 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博发[2003]30 号),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五万亩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两大基地生态环境: 1.三岔乡生态环境:沂源县在淄博市最南端地处鲁中腹地,属沂蒙山区,全市最低海拔 400 米,是纯山区,山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及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山岔乡劳动力资源雄厚,境内无任何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近两年来,乡政府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来抓,目前,全乡已发展中药材 1 万亩,现从事桔梗产业的人员达 8000多人,占全乡总数的四分之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