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拟合高程测量 一、 GPS 拟合高程测量,仅适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五等及以下等级高程测量。 二、 GPS 拟合高程测量宜与 GPS 平面控制测量一起进行。 三、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GPS 网应与四等或四等以上的水准点联测。联测的 GPS 点,宜分布在测区的四周和中央。若测区为带状地形,则联测的 GPS 点应分布于测区两端及中部。 2 联测点数,宜大于选用计算模型中未知参数个数的 1.5 倍,点间距宜小于 10km 。 3 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应适当增加联测的点数。 4 地形趋势变化明显的大面积测区,宜采取分区拟合的方法。 5 GPS 观测的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 3.2 节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天线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 四、 GPS 拟合高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分利用当地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或资料。 2 应对联测的已知高程点进行可靠性检验,并剔除不合格点。 3 对于地形平坦的小测区,可采用平面拟合模型;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大面积测区,宜采用曲面拟合模型。 4 对拟合高程模型应进行优化。 5 GPS 点的高程计算,不宜超出拟合高程模型所覆盖的范围。 五、 对GPS 点的拟合高程成果,应进行检验。检测点数不少于全部高程点的10%且不少于 3 个点;高差检验,可采用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方法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其高差较差不应大于 30 D m m (D 为检查路线的长度,单位为 km )。 1)导线的布设 导线的布设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及支导线三种基本形式,如图所示。 3.支导线 从一个高级点 C 和 CD 边的已知方位角出发,延伸出去的导线C、9、10、11 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只具有必要的起始数据,缺少对观测数据的检核,因此,只限于在图根导线和地下工程导线中使用。对于图根导线,支导线的点数一般规定不超过 3 个。 (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和测角。 1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现场踏勘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 )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之处 (3 )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 )导线点在测区内要布点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应分等级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资料的管理。对于每一个导线点的位置,还应画一草图,该图称为控制点的“点之记”。 2 .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