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JGJl49—2006 条文说明 前言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l49-2006 经建设部2006 年3 月9 日以415 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天津大学(主编单位)。 (邮政编码:300072,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 92 号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4 结构计算分析 5 截面设计 6 结构构造 7 异形柱结构的施工 附录 A 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 1 总则 1.0.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是以T 形、L 形、十字形的异形截面柱(以下简称异形柱)代替一般框架柱作为竖向支承构件而构成的结构,以避免框架柱在室内凸出,少占建筑空间,改善建筑观瞻,为建筑设计及使用功能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同时结合墙体改革,采用保温、隔热、轻质、高效的墙体材料作为框架填充墙及内隔墙,代替传统的烧结粘土砖墙,以贯彻国家关于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利用废料、保护环境的政策。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与一般矩形柱结构体系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具有各自的特性。由于异形柱与矩形柱二者在截面特性、内力和变形特性、抗震性能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导致在异形柱结构设计与施工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方面在目前我国现行规范、规程中尚未得到反映。随着异形柱结构在各地逐渐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异形柱结构的国家行业标准作为指导异形柱结构设计施工、工程审查及质量监控的规程依据。近年来国内各高等院校、设计、研究单位对异形柱结构的基本性能、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包括:异形柱正截面、斜截面、梁柱节点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异形柱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作用试验(振动台试验及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研究、异形柱结构抗震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异形柱结构专用设计软件研究及异形柱结构标准设计研究等。一些省市制订并实施了异形柱结构地方标准,一些地方的国家级住宅示范小区中也建有异形柱结构住宅建筑,我国异形柱结构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为了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