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入则孝一、教学内容:诵读《入则孝》经文,理解大致意思。联系思想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心中的“孝”引导学生践行“孝”二、教学目标明理一一诵读《入则孝》经文,体会古文韵味;理解大致意思,初步明白孝顺父母之理。用心一一深入实际体会孝顺父母就是“用心”即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践行一一把孝顺父母落实在行动上,为父母作力所能及的事,学会感恩。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文感受古人的孝心,孝行;懂得孝顺父母不是一件难办的事,只要用心,就能做好。难点:理解“孝”的含义,学会感恩,做到“知行合一”。四、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弟子规》的小品、拍手歌、快板、图画、舞蹈、故事视频等。讲解故事的文稿,关于《弟子规》的故事视频。五、教学课时:课时第课时教学内容:《入则孝》(一)(二)教学目标:把孝心的观念植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只是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背诵《入则孝》(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文感受古人的孝心,孝行。难点:理解“孝”的含义,学会感恩,做到“知行合一”。教学过程一、识“孝”知义故事酝情课件出示百里负米的动画,教师口述百里负米的故事。周朝孔子有个弟子叫仲由,字子路、季路,所以人们又叫他子路。子路是个很孝顺的人。他家里很贫穷,吃的都是自家地里黍薯类的粗粮。他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饭,常常把黍薯背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换成大米,再从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来。父母过世后,他去南方游历经过楚国,楚王敬慕他的才识和人品,让他在楚国做了大官,每次外出跟随的车马有一百多乘,给他赏赐的米粮也数不清楚。但他虽然有了高官厚禄,地位名望,却是怀念父母在世的时候,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解字识“孝”。()分析字形:“请你仔细地看这个‘孝'字,从字形上你想到了什么?(分析字形:上面是一个‘老'字的头,下面是一个‘子'字。)开动脑筋,想想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析字义:“'孝'是一个会意字,字形就像一个孩子背着自己的父母。师:“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顺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古典名著指导我们做人做事。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弟子规》这部历史著作,学习其中的精华部分《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