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例评析之《狼》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说法。而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更为重要。叶圣陶老先生在谈到文言文阅读时说:“学习文言文必须熟读若干遍,要自然成诵。”这就是说,学文言文该熟读达到成诵。另外,近几年的中高考,也特别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积累,特别是中考,总会有大段大段的背诵默写。所以文言文的诵读教学,特别是熟读成诵,显得特别重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地实现熟读成诵的目标呢?我曾这样设计并实施了文言课文《狼》的教学,下面是这节课的基本流程。狼蒲松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准确翻译,积累文言词汇。3、把握主旨,背诵精彩段落。重点:翻译课文,积累词汇。难点:当堂背诵。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你能根据提示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吗?教师准备:1、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2、相互勾结在一起做坏事。狼狈为奸3、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4、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的狠毒。狼心狗肺5、像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如狼似虎6、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这些成语反映了狼怎样的本性?凶狠、贪婪、狡猾、奸诈……我国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他的一篇短文中就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两头贪婪、狡诈的狼,同时,也精彩地描绘了一个面对两头狼进行战斗的人,那么,战斗将如何进行,结局又将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扣人心弦又耐人寻味的战斗中去吧!(二)出示课题(三)出示目标二、简介作者、作品1、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1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 卷、491 篇,约 40 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 491 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2、作品聊斋,是作者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记录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