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掌握情况的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历史和实践证明,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在职业教育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充分认可“工匠精神”价值的国家,在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关乎着国家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尽管我国有着优良的“工匠精神”传统,但对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了解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报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随机发放问卷 1200 份,收回问卷 1142 份,有效问卷 997 份,所有得到数据采用 Excel2010 进行分析处理。3 调研结果及分析3.1 高职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见下图),被调查的学生中有 16%的学生对“工匠精神”非常了解,18%的学生比较了解,22%的学生一般了解,29%的学生不太了解,15%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尽管对“工匠精神”有所知的学生占据大多数,然而在比例上并不占优势,仍有 44%的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知之甚少。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渠道中,电视、广播、网络占 35%,杂志报纸占 21%,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占 19%,学校宣传活动占 22%,通过亲戚、朋友、同学以及其他渠道了解“工匠精神”的只占 3%。显而易见,电视、广播、网络是高职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最主要渠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与新媒体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规律是相契合的。3.2 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的理解情况在涉及“工匠精神”内涵与实质的调查中,47%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最本质的体现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在最能代表“工匠精神”的选项中,高端定价的奢侈品、尖端技术的新产品和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19%、30%、51%;78%的学生认为传统对工艺精雕细琢的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效率观”不冲突,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学生认为制约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最突出因素是缺少传承人,现代科技冲击和高成本高耗时这两个因素并列排在第二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这一因素是最不被认可的;49%的学生认为“工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