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40米,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 3、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同赤道平等的线叫纬线,呈东西方向;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呈南北方向,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6、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原址,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7、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8、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9、经纬网的主要作用: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任何地点在经纬网中都有对应的经度值和纬度值,例如北京大致位于 40°N、116°E的交叉点上。任何一组经度值和纬度值,都能找到与它对应的地点。所以经纬网定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海、航空和气象观测等许多部门。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需要一天,即 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何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3、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四季: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的公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由于地球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所以产生四季更替,南北球与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 4、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春秋两季昼夜相差不多。 5、地球五带是由于纬度不同,接受太阳照射不同收到的太阳热量有多有少造成的,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 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 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如何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三种。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