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文山中学 高中物理必修 1 学案 编写:高一物理组 1 专题:纸带分析常用方法及规律 研究纸带需解决的有三个核心问题 : 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 1.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点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 2.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并且相邻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为定值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设纸带上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 X1、X2、X3、X4…… (1)若 X1=X2=X3=X4……,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X= X2- X1= X3- X2= X4- X3=……≠0,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差值为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差值为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1.平均速度:两点间平均速 v =ΔxΔt,这里 Δ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Δt 为两点间的时间隔数与两点间时间间隔的乘积。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由此点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 如图所示,v B= vAC 或v C= vBD 二、如何通过纸带确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某点的瞬时速度?常用的是“平均速度法”。 求某一计数点(或计时点)的瞬时速度 v ,一般利用“平衡速度”法。即: 或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时刻的速度的平均值,即: 三、如何通过纸带确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常用的有四种方法: 1、粗略计算法:①、△X=aT2 ②、XM-XN=(M-N)aT2 2、较为精确计算法: ①、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若为偶数段,设为 6 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代入得:; 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 段,则不用第三段,则,然后取平均值,即,代入得。 这样所给的数据充分得到利用,提高了准确程度。 ②、先求出第 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一般要 5 点以上),然后作出图象,用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班级: 姓名: 2 【学以致用】 例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例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如图 1 所示为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