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线》专题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 小题) 1.(2013•淄博)如图,△ABC 的周长为26,点D,E 都在边BC 上,∠ ABC 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 ,∠ ACB 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 的长为( ) A. B. C. 3 D. 4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首先判断△BAE、△CAD 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 BA=BE,CA=CD,由△ABC 的周长为26,及 BC=10,可得 DE=6,利用中位线定理可求出 PQ . 解答: 解: BQ 平分∠ ABC,BQ ⊥AE, ∴ △ BAE 是等腰三角形, 同理△CAD 是等腰三角形, ∴ 点Q 是 AE 中点,点P 是 AD 中点(三线合一), ∴ PQ 是△ADE 的中位线, BE+CD=AB+AC=26﹣BC=26﹣10=16, ∴ DE=BE+CD﹣BC=6, ∴ PQ = DE=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BAE、△CAD 是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PQ 是△ADE 的中位线. 2.(2009•绍兴)如图,D,E 分别为△ABC 的AC,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 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 CDE=48°,则∠ APD 等于( ) A. 42° B. 48° C. 52° D. 58°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专题: 操作型. 分析: 由翻折可得∠ PDE=∠ CDE,由中位线定理得DE∥ AB,所以∠ CDE=∠ DAP,进一步可得∠ APD=∠ CDE. 解答: 解: △ PED 是△CED 翻折变换来的, ∴ △ PED≌ △ CED, ∴ ∠ CDE=∠ EDP=48°, DE 是△ABC 的中位线, ∴ DE∥ AB, ∴ ∠ APD=∠ CDE=48°,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位置关系,并运用了三角形的翻折变换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图形翻折变换后与原图形全等. 3.(2010•威海)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边AC,AB 的中点,连接BD.若BD平分∠ A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C=2BE B. ∠ A=∠ EDA C. BC=2AD D. BD⊥ AC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 根据D,E 分别是边AC,AB 的中点,得出DE 是△ABC 的中位线,所以DE∥ BC且BC=2DE;又BD 平分∠ ABC,所以∠ CDB=∠ DBE=∠ BDE,所以BE=DE=AE,所以AB=2DE,所以AB=BC,即可得出B、D 选项正确. 解答: 解: 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