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倍平场显微物镜设计

中倍平场显微物镜设计_第1页
1/10
中倍平场显微物镜设计_第2页
2/10
中倍平场显微物镜设计_第3页
3/10
中倍平场显微物镜设计 (25,4.0NA,mmL195,mmlF1) 一、设计原则 为有效控制物像共轭距离,显微镜物镜需倒追光线! 推导:若正追光线,则dllddlld12,改变系统间隔及透镜厚度不易控制像面位臵,对共轭距的控制不利,因此设计时需采用倒追光线的方法! 二、参数设定 数值孔径输入:016.0254.0sinuuuunNA 波段输入:D、F、C 光,即普通白光入射 视场输入:物在有限距离,输入线视场(单位:mm),物像颠倒,故mmyy5.12  三、设计理念 系统总偏角为 0.416,消色差双胶合物镜负担偏角最大 0.15,单透镜负担偏角最大 0.2,因此系统中采用 2 个双胶合和 1 个单透镜。为校正场曲并负担一定的正偏角,单透镜采用一定正光焦度的弯月形厚透镜。同时,为适当增大后工作距,将双胶合分为正负透镜形式,负透镜臵后。 四、设计过程(优化) 经 PW 法计算推导,得到最终镜头数据如表 1 所示: 表 1 初始数据 Su rface r/mm d/mm 材料 Object  165.358 1 -6.823 0.95 ZF7 2 -11.015 2.7 3 25.29 1.96 ZK3 4 -17.022 7.5 Stop  7.4 6 11.722 2.38 ZK9 7 -6.546 1.19 ZF7 8 -22.91 0.32 9 3.597 4.08 ZBaF3 10 2.63 1 11  0.17 K9 12  0.276789 M Image 选择 3个线视场:0、8.84mm、12.5mm 物方数值孔径(Object Space NA):0.016 物距:165.358mm 注意: A.如果物距默认为无穷的话,此时输入数值孔径,系统将提示错误信息,因此需首先给定物距; B.输入距离不能为负值,优化过程中也应注意此项。负值的d 只能出现在反射式系统中; C.键盘上的“Insert”键是在“Lens data editor”中插入面,“Delete”为删除面,修改数据时,按“Backspace”退格键,不要按“Delete”删除; D.在输入玻璃牌号的时候,注意区分 ZF 和 ZK,经常有同学因搞混而导致数据错误; E.在进行系统优化时,不要选择改变盖玻片半径、厚度、后工作距和光阑半径作为变量! (1)将表 1 输入至 ZEMAX 中,得到点列图和 MTF 曲线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本教程使用ZEMAX 2008 版) 图 2 初始数据的点列图 图 3 初始数据的MTF数据 (2)设定默认优化函数 选择工具栏 Editors→ Merit Function→ Tools→ Default Merit Function,在该选项框中选择 RMS, Spot Radius, Cent...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倍平场显微物镜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