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取决于五种因素,其中生活习惯因素占6 0 %,遗传因素占1 5 %,医疗因素占8 %,气候因素占7 %,环境因素占1 0 %,可见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6 0 %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健康长寿,就应自觉提高养生意识,懂得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做自身健康的主宰者! 一、什么叫养生? 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养生的两个要点: 1 、养正性:所谓养正性,就是要人们实行正常的、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保养正气。 2 、顺自然:就是要求人们养生不仅要顺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要随时适应周围外界环境。 二、中医养生学包括那些内容? 1 、顺应自然: 就是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这是养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 、调摄精神: “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 既要保持思想活动的健康,又 要防 止 内在 精神刺 激 因素的产 生。总 之 要培 养乐 观 的情绪 、坦荡 的胸 怀 。 3 、保养正气: 气是构 成 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 质 。 所谓“正气存 内,邪 不可干 ”。 三 、顺应自然养生法 “顺四时,益寿年” 四、调神养生有哪些内容? 1 .安心养神: “难得糊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心处世,光明磊落,乐观开朗,随遇而安,乃是安心养神的灵丹妙方。 2 .四时调神:遵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式,使精神情志随之而活泼向上(春)、畅达愉快(夏)、恬静收敛(秋)、藏而不泄(冬)。有利于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平和。 3 .以心治神: 要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独自苦思冥想,忧愁伤悲或愤愤不平。 4 .情感节制: 善于节制情感,是精神修养高雅的体现。适当控制自己情绪,是保证健康的措施之一。 5 .精神寄托: 人到垂暮之年,总会有一种失落感,只要人老心不老,对工作和事业充满信心,就不会觉得老态已至 。老年人只要在精神上有所 寄托、有所 追 求 的话 ,仍 然 会老当益壮 地 发 挥 自己的余热 ,安度 晚 年。 人与 自然 和谐 则 身 体健康,自然 环 境 变 化 ,生态失衡 ,则 会导 致 人类 疾 病 。临 证之时,不能 只就病 看 病 ,还 要观天 察 地 、审 人事民 风 。不同时期 ,不同的社 会环 境 ,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