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社工:悄然兴起的社会治疗师 半月谈 2012-4-6 编者按: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工既是一种新的社会职业,又是一支新的社会建设力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的社会服务需求,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势在必行。作为社会活跃细胞,国内专业社工已开始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并被誉为“社会工程师”、“社会治疗师”、“社会减压阀”、“社会润滑剂”等。 社工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而在我国内地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工人才队伍现状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极不适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而社工人才应在其中。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 18个部门去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进行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明确目标,即到 2015年,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200万人;到 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300万人。 届时,中国社工的身影将广泛出现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各个领域,可望给全体国民编织起一张广覆盖的社会服务网。 最近,半月谈编辑部特别策划《中国社工:社会建设异军突起》专题调研,组织记者分赴北上广深这些我国内地社工发展的前沿地带以及江苏、湖南、四川、河南等省,进行大规模实地调查,深入走进这一新群体,去感受力量,触摸梦想,直面困境,思索对策。(《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 4期) 2 力量篇: 深圳:“10分钟社工服务圈”助推和谐社区 ——来自两个社工之城的前沿调查之一 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特区,拥有一支备受好评的专业社工队伍。这一批平均年龄不足 28岁、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年轻人,让深圳的社工事业开始初步发挥“社会矛盾缓解剂、社会问题解决者、社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今天,深圳社会工作发展已经跨过试水阶段,进入一个追求完善、创新和突破的新时期。力求先行先试的深圳提出 2015年实现“10分钟社工服务圈”的目标,以社区综合服务为依托,形成完善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有问题,找社工 一位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