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研究一、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1.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率低。我国农民工收入总体水平不高,他们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带着妻儿来到城市生活,由于城市生活消费水平高,比如高昂的房租费、攀升的物价等等,一个月所挣的工资在支出这些必要消费后便寥寥无几。他们生活艰苦朴素,平日里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生病了也不肯去医院,因为医院看病难看病贵,更不用参加医疗保险。其二是因为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意识不到参加医保的重要性,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绝大多数青年认为自己得病几率小,根本不需要参保,所以农民工参保率很低。2.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关键是制度缺失。农民工大多分散地进城市寻找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和固定的工作地点,由于医疗保险各个方面制度的不完善,流动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也很难顺利实施。现如今,绝大多数城市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是只保大病、不保小病,导致农民工很难享受到专门的保障治疗,不少农民工得病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3.医疗保险权利得不到保障。当前,我国社会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法律匮乏,各地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法律制度设计也不一样。现有的法律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实施大多由当地政府决定,致使很多用人单位钻了法律的空子,侵犯了农民工的法律权益而逃脱追究。例如,许多企业尤其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利用自己处于劳动力用工需方市场的优势,不愿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因而当出现问题时也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是由于政策限制,农民工仍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农村户口和农民的身份特征,无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一但遇到工伤、疾病或者失业等状态时,就处于孤助无力的艰难境地。二、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完善措施1.加强教育宣传。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水平低,思第1页共3页想水平比较保守传统,对于个人所有的权利保障意识淡薄。所以,当地政府机构有关部门应开展基本的医疗保障知识普及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这样可以使农民工更清楚了解我国各个医疗保险的类型,找出自己最适合的医疗保险类型。通过宣传,强化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意识和自我参保意识,提高其购买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上下功夫。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图片、开讲座等的形式对农民工进行医疗保险知识的普及,利用广播、广告、电视等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其次,要做好农民工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让农民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政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要强化部门管理,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政策和规定的推广,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农民工参保。2.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要提高医疗保险水平,最先考虑的因素就是资金的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医疗保险资金扶持力度,其次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使农民工在参保方式、缴纳费用、享受待遇等方面更加便利。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初衷就是为了分散大病风险,在得了大病时,不至于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大病出现的几率也不是很大,只限于少数人,我国当前社会,农民工大多数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得大病的概率低,得小病的概率高。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只保大病的基础上提高对保小病的倾斜。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为农民工设立个人专门的医疗账户,国家和用人单位定期在农民工个人账户中存入一定的金额让他们用于付费看病费用。对于日常性疾病,农民工可以持医疗账户去当地指定的医院就医,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切实为农民工着想,切实为提高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水平实施相关举措。3.加快医疗保险的立法步伐。现如今,农民工医疗保险相关法律不健全、滞后,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法律意识,让农民工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另一方面,要加强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现在许多企业想方设法地逃避参保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使得农民工丧失了参加医疗保险的机会和权利,所以就要让用工单位明确参加和办理农民工医疗保险是其应尽的责任,第2页共3页又要明确规定用工单位缴纳农民工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