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通则 前 言 一、《企业财务通则》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1.《企业财务通则》的框架结构 2006 年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共 10 章、78 条。 从整体的框架结构看,新《企业财务通则》与 1993 年实行的旧《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不同,也不重复税收管理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 2.《企业财务通则》的主要内容 (1)界定了主管财政机关、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第二章) 主管财政机关管理职责是监督、指导和检查。 企业投资者管理职责是审批、决策以及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和考核职能。 企业经营者管理职责主要是执行、拟订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以及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的职能。 (2)规定企业资金筹集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三章) (3)规范资产构建与处置的行为(第四章) (4)明确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第五章) (5)建立企业收益分配管理制度(第六章) (6)规范企业重组清算管理的财务内容(第七章) (7)建立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制度(第八章) (8)建立企业的财务监督体系(第九章) 二、《企业财务通则》的学习和运用 1.新《企业财务通则》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化解财政风险。 (2)有利于规范财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3)有利于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实现财务目标。 (4)有利于加强财务审核,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前移。 新《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建立合同财务审核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实行有效财务监控。 (5)有利于完善监督机制,加强财务监控。 (6)有利于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7)有利于理顺分配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 (8)有利于信息管理制度化,实现信息共享。 2.企业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企业财务通则》于 2007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在执行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加强对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学习与培训。 (2)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平稳过渡与衔接。 (3)改革企业内部财务分配制度。 对管理者以及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严格按照新《企业财务通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4)认真落实投资者、经营者不同的财务管理权限与责任。 (5)贯彻企业集团发展方针,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新《企业财务通则》。 第一章 总则与附则 一、相关概念的理解 1.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