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核电安全技术 1.各段核电厂安全性能比较 1.1 第一代核电厂安全特点 第一代核电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属于原型堆核电站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示范形式来验证核电实践上的可行性.鉴于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人们担心核电厂也存在类似的威胁,对核能产生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放射性核素的辐射问题十分关注.因此,第一代核电技术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安全问题,这也贯穿了核电技术发展的始终. 但由于第一代核电站厂开发是受当时技术限制,设计比较粗糙,结构松散,设计没有系统、规范、科学的安全标准和准则问题作为指导,因为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核电发展的需求,现在核电厂基本已经退役。 1.2 第二代核电站电厂安全的特点 二代核电站从 70 年代至今,有多种堆型而且运行业绩良好,还在增效延寿并批量建设,目前仍有23 台机组在建。2005 年,全球第二代核电站(堆)共有443台套,积累了超过1.2 万多堆年的安全运行经验。核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16%,核电占总发电量的20%左右。 从堆型上看,压水堆占核电的56%,沸水堆占 21%,重水堆占 7%,其他堆型占 16%。近年来的第二代机组增效延寿研究表明,美国第二代机组核电可利用率可以从 70%左右提高到 90%,寿命由40 年延长至 60 年,相当于新建25 台百万千瓦机组。预计未来30 年压水堆仍将是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 第二代核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仍在运行的大部分商业核电站,它们大部分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建设,主要种类有压水堆(PW R)、沸水堆(BW R)、重水堆(CANDU)和苏联设计的压水堆(VVER)和石墨水冷堆(RBMK)等。 第二代核电站技术证明了发展核电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但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第二代核电技术的不完善性,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也都因此一度停滞。 第二代核电站是目前世界正在运行的 439 座核电站(2007 年 9 月统计数)主力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3.72 亿千瓦。还共有 34 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0.278 亿千瓦。在三里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各国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在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3 第三代核电站厂安全特点 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将明显优于第二代核电站。由于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除了对正在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