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之焦距、景深和光圈—摄像师(2) 本帖最后由 yzy 于 2010-11-13 21:30 编辑 镜头的焦距:是当镜头对无限远调焦时,镜头中心距成像平面的距离。它由镜头表面的曲率及制造镜头的材料的折射率决定。大多数薄透镜都是球面镜,这是因为这种形状制造起来比较容易。(ps:当透镜的厚度与镜头的焦距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透镜被称为薄透镜。) 景深的概念 先了解一个概念:弥散圈,是围绕着被聚焦的物体前后的一个相对清晰的范围。以可允许弥散圈直径为界限,在调焦物平面前后的景物所成的像的直径小于弥散圈直径,人眼就认为它是清晰的,这就使得在调焦物平面前后的一定范围内的景物成像均是实的,这个范围称为景深。换言之,景深指的是在调焦物平面前后的能够在成像平面上形成清晰影像的景物范围。 景深的大小:是指(前)景深前界到(后)景深后界之间的距离。景深前界是指位于调焦物点前方,与镜头距离最近的能够清晰成像的物点所在的垂直平面。景深后界是指位于调焦物点之后的,与镜头距离最远的能够清晰成像的物点所在的垂直平面。由景深前界到调焦物点的距离称为前景深;由调焦物点到景深后界的距离称为后景深。 在实际拍摄中影响景深的因素由强到弱可分为以下三种: 1、光圈在实际拍摄中,光圈是对景深影响最为明星的因素。在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为了有效控制拍摄景深,在摄像机的滤镜转盘上专门设置了灰镜档,并按照透光率的不同,分为三个档位:1/4、1/16、1/64。在实际拍摄中,有时为了达到小景深效果需要使用大光孔,为了弥补开大光孔导致的曝光过度,可以将灰镜加入光路中以阻挡过多的光量。 2、焦距在光圈相同且拍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焦距越大,景深越小;反之,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而且,当镜头焦距短到一定程度时,其产生的影像景深是非常大的。比如鱼眼镜头的景深就很大。正因为如此,当使用超广角镜头进行拍摄时,由于可以有较大的景深,所以在跟拍运动物体时可以不必跟焦。 3、拍摄距离 在光圈和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距离越大,景深越大;反之,拍摄距离越小,景深越小。 光圈 光圈类似人眼的瞳孔,它控制着进入镜头中的光量的大小。对于相同的焦距值而言,镜头纳光本领的大小主要依赖它光圈直径的绝对值——越大的直径可以汇聚越多的光。 然而,当镜头的焦距值不同时,用光圈直径的绝对值来比较镜头的纳光值就变得力不从心了。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