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_第1页
1/6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_第2页
2/6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_第3页
3/6
6-2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 by 物理学院 00904149 刘纩 实验时间:2012-3-15 实验仪器: TDS2002 示波器,光磁共振实验装置,DH807 型光磁共振实验装置电源及辅助源,YB1631 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目的: 1. 了解原子的能级、精细结构、超精细结构、塞曼能级分裂 2. 了解光抽运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3. 学会利用光抽运现象来研究原子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的磁共振 实验原理: 铷是一价碱金属,其原子基态是5S1/2,即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0,自旋S=1/2,轨道角动量与自旋耦合后的电子总角动量为J=1/2。其最低激发态是5P1/2 和5P3/2 双重态,是由LS 耦合产生的,J 分别为1/2 与 3/2。在5P 和 5S 之间的跃迁为铷原子的第一条线,是双线,前者到5S1/2为 D1, 后者到5S1/2为 D2。 再考虑到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为J)与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I)的耦合作用之后,原子总角动量的量子数F=I+J,I+J-1,…, I −J 。故而Rb85的基态有F=3 及 F=2,Rb87的基态有F=2 及 F=1。由F 量子数表征的能级称之为超精细结构能级。原子总角动量PF与总磁矩μ F之间的关系为: μ F=-gFe2m PF gF=gJF F+1 +J J+1 −I(I+1)2F(F+1) 其中 gJ=1+J J+1 −L L+1 +S(S+1)2J(J+1) 在磁场B0中原子的超精细结构能级产生塞曼分裂,磁量子数mF=F,F-1,… ,-F. 即分裂成2F+1 个能量间隔基本相等的塞曼子能级。相邻塞曼子能级之间(∆mF=±1)的能量差为: ∆EmF=gFμ BB0 在实验中,我们用频率为ν 的光来对原子进行激发时,满足hν =∆E 时即发生光吸收,且原子跃迁满足选择定则: ∆L=±1; ∆F=±1,0; ∆mF= +1 (入射光为σ+)0 (入射光为π)−1 (入射光为σ−) 所以,当入射光为左旋圆偏振时,原子只能发生磁量子数改变为+1的跃迁,当使用D1σ+时,则基态处于mF=+2 的粒子跃迁概率为零,而由激发态退激发回基态的粒子返回基态各子能级的概率是相等的,这样经过若干次循环之后,基态mF=+2 的子能级上的粒子数就会大大增加,相当于大量粒子被抽运上去,此即为光抽运效应。 在垂直于B0的方向上加一圆频率为ω1的射频场B1,当满足共振条件hω1/2π=∆EmF=gFμ BB0时,塞曼子能级之间发生磁共振。即由于射频场而发生感应跃迁,主要表现为mF=+2 上的原子跃迁到mF=+1,此过程与之前所述的光抽运效应达成动态平衡,此时由于处于mF=+2之外能级上的粒子增多,遂导致对D1σ+光的吸收增大。 实验步骤及对即时数据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光泵磁共振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