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再出发 -----观影片《入殓师》有感 假如生命的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又一次出发,你还会悲催吗?假如生命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走上来生的旅途。你会充满希望吗? 假如生命里的每一个当下都随时准备面对死亡,这样的生者将是怎样的觉悟和智慧? 《入殓师》,一部智者拍摄的智慧之作,一部观者静观的顿悟之作。静静的进入影片,进入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你也经历着自己的心灵彻悟。 小林大悟曾是东京乐团中的大提琴手,因为乐团解散,生活无着,带着妻子返回故乡山形。破落的小屋,惆怅的生活,无法放下的“物欲声名”的执迷,就在这时,“NK”办事处的招聘启示吸引了小林大悟的目光,“旅途的协助工作”使大悟误以为是旅行社的工作,前去面试。 当社长将简历丢在一边,直接录用大悟的时候,大悟有些茫然。社长信手补上的几个字“走上来生旅途的协助工作”和当即支付的薪金让大悟在犹豫中开始了自己的入殓师工作。 随着面对死亡的次数增多,经历着一次次生命与死亡的告别,看到师傅对死者的尊重和体贴,大悟逐渐改变了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大悟的妻子在犹豫、彷徨、动摇后,一次偶然,亲临入殓现场,在庄严肃穆的礼仪中,在生者与逝者的相对和离别时,感受到生命的释然和悔恨,生命的不可复得和不可或缺,终于由不解走向理解。故事最 后定格在大悟给自己离家出走三十余年的父亲的入殓仪式上。大悟终于完成了自己对生命的觉悟。影片至此戛然而止。 一、 生命的栖身之所 人的生命有涯,终有生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当人活着,不去面对死亡,不与死亡对比的时候,人往往不觉得活着的珍贵。活着,不代表你的生命有栖身之所。寻找真正的生命价值,珍惜每一个当下,生命才有自己的栖身之处。 影片中出现了几个心灵栖居之所的象征。第一个是小林大悟的母亲留下的老房子,它代表回忆。老旧的家具,童年的故事,儿时的大提琴,爸爸的老唱片,琴盒中那颗代表石文的石头。回忆里有温情,回忆里有温暖,回忆里有爱恋,回忆里有痛苦。过去在生命中表示什么?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然而,过去一定影响着现在,影响着未来。大悟在老屋中,就是过去在如今生活中的一种投射。 大悟的过往有太过的忘却,不记得父亲的模样,不记得母亲是否爱着父亲,没参加过母亲的葬礼,一定也没有关注过母亲活着时的生活。于是生命安排大悟重新回到旧时的回忆里。也让我不断地回到自己的回忆里,寻找,寻找。和大悟一起经历回忆的追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就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