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员生产维修(TPM)流程介绍 1. 全员生产维修(TPM)理念 1.1 什么是全员生产维修(TPM)? 全员生产维修(TPM)是一种维修工作流程,可看作是针对于机器的“医疗技术”。其目的就是要显著地提高生产率,增强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满足感。 TPM 使维修成为了企业经营中极其必要和关键的核心,而不再被看作是无利可图的活动。维修停工期按计划被安排为工作日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完整部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意外情况和非计划维修工作降到最低限度。 1.2 为什么要实行 TPM? 引入 TPM 主要是为了达到如下目标: 在快速运行的经济环境下避免浪费; 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降低成本; 用尽可能快的时间进行小批量生产; 出售无缺陷产品给顾客。 1.3 TPM 与 TQM TPM 工作流程与当前流行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工作流程是非常相似的。许多在 TQM中应用的工具用于实现和优化TPM,如员工授权、建立基准、文档等等。二者的相同点如下。 1. 都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全面授权; 2. 员工必须被授权以进行纠错活动; 3. 二者均是长期作业,TPM 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进行贯彻,并且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员工心中对工作责任感的波动也需要时间。 TQM 和 TPM 之间的不同点总结如下表。 项目 TQM TPM 主体 质量(输出和结果)。 设备(输入和原因)。 达到目标的关键问题 管理实现系统化,其倾向于软件。 员工参与,其倾向于硬件。 目标 百万分率级别的质量等级 避免损失和浪费 1.4 TPM 的历史 TPM 是日本提出的一种理论。TPM 的起源可追溯到 1951 年预防性维修刚从美国介绍到日本。1960 年,Nippondenso 成为第一家在企业广泛应用预防性维修技术的公司。预防性维修理论强调,生产人员使用机器制造产品,而维修人员致力于维护这些机器,但是由于Nippondenso 公司的自动程度较高,导致维修人员缺乏,使维修成为一个难题。所以管理人员决定由生产人员来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这是一种自治性维修活动,是 TPM 的一个特点),而维修人员只需要执行一些必要的维修工作。 这样 Nippondenso 公司在实施预防性维修后,又实施了由生产人员执行的自治性维修。同时,维修人员通过在新设备上实施或在新旧设备上联合实施专业调整工作以提高其可靠性,从而产生了改进性维修的概念。这样预防性维修、自治性维修和改进性维修共同孕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