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 世纪上半叶胡适与冯友兰名家观比较的开题报告胡适和冯友兰堪称中国现代名人中的佼佼者,二人学术成就高,名誉盛,并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广泛的知识见长。关于二人的名家观,自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本文将对二人名家观进行比较,旨在探究二人对于“名家”的理解以及名家观的联系和区别。首先,胡适的名家观可以概括为“个性主义”,即认为名家不仅仅是顶尖专家,更是拥有个性和独特思想的人。胡适认为,名家必须要有制造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家。此外,胡适还把名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着重于“发明”的名家,如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类是着重于“表现”的名家,如诗人和画家。胡适的名家观强调了个性和独特性的重要性,认为“名家”这个称号不仅仅是指超越一般水平的专家,更是代表了独特性和制造性。与之不同的是冯友兰的名家观。冯友兰认为,名家首先要有“才华”,也就是超越常人的天赋和能力。不过,冯友兰更加强调名家的责任和作用。他认为名家应该在各自领域引领文化潮流,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冯友兰的名家观强调名家的社会责任和作用,强调了名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总的来说,虽然胡适和冯友兰对于名家的概念和要求存在差异,但是他们都认为名家应该是具有天赋和能力的人,并且在各自领域具有独特性和影响力。同时,二人都认为名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和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因此,两位大师在不同方面强调了名家的特质和影响力,并在不同层面上对名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名家概念和重视名家作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