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_第1页
1/10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_第2页
2/10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_第3页
3/10
— 7 — 附录 医 院 卒 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一、主要诊疗流程 1. 接诊诊疗服务 1.1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命体征评估; 1.2 实施头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辅助检查; 1.3 相应时间窗内应用 r-tPA 或尿激酶;知情告知;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介入、开颅手术等治疗。 2. 入院后诊疗 2.1 抗血小板治疗; 2.2 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2.3 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2.4 早期康复评估及治疗; 2.5 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2.6 早期吞咽功能评价; 2.7 健康宣教(戒烟等)。 2.8 血压评估与管理; 2.9 血糖评估与管理; — 8 — 2.10 血脂评估与管理; 2.11 血管功能评估。 3. 出院前诊疗 3.1 出院时抗栓治疗; 3.2 出院时卒中合并症患者的相应用药; 3.3 膳食平衡原则及个体化康复指导; 3.4 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卒中发作预警,用药依从性等宣教; 3.5 出院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 4. 出院后随访 二、主要质控指标 二级医院卒中中心(防治卒中中心) 序号 报告指标 考核指标 对象 质控考核 参考值 1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率 脑梗死患者抵达急诊室接受NIHSS 评分的比例 所有脑梗死患者 100% 2 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率 脑梗死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 所有脑梗死患者 ≥3% 3 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抵达医院到给药时间小于 60分钟的比率 在接受静脉溶栓患者中,抵达医院60分钟(DNT)内开始溶栓患者的比例。 接受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 ≥50% 4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就诊25在发病 6h 内抵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在发病6h内抵达医≥60% — 9 — 序号 报告指标 考核指标 对象 质控考核 参考值 分钟内完成头颅CT 影像学检查率 中患者中,从抵达医院至完成头颅CT<25 分钟的比例。 院的急性患者脑梗死 5 从抵达医院到开始血管内治疗的时间(DPT)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抵达医院到开始血管内治疗的时间。 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平均≤120 分钟 6 出院时脑梗死患者抗栓治疗率 出院小结中脑梗死患者的抗栓治疗率 所有脑梗死患者 ≥80% 7 出院时合并房颤的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率 出院小结中合并房颤的脑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率 合并房颤的脑梗死患者 ≥40% 8 出院时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 出院小结中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他汀类药物治疗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