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 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 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 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 征 的一种表达和陈 述 ,也 可 以说 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 身 显 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 遍 性。凡 是有物质的地 方必 然 存在着 信息,相互之 间 也 存在着 信息交换。 (2)多 样 性。 (3)可 识别 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 以被 不同 的主体所识别 。 (4)可 加 工 性。信息可 以被 汇 总 和组 织 、分 析 和综 合 、扩 充 和浓 缩 ,也 就是说 人 们可 以对信息的内容将 进 行 加 工 处 理。 (5)与 载 体的不可 分 析 。信息需 要 传 递 和保 存,必 须 借 助 于一定的载 体。 (6)与 载 体的独 立 性。绝 大 部分 信息不会 因载 体形 式的变化而 改 变其信息内容。 (7)可 传 递 性。信息可 以通过 多 种渠 道 进 行 传 递 或交流 。 (8)可 共 享 性。同 一信息可 以被 很 多 人 共 同 享 用、同 时 享 用。 (9)非 消耗 性。可 以多 次开 发,反复 利 用。 (10)强 时 效 性。信息老 化和更 替 。 3、信息与 相关 概念的关 系 (1)信息与 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 人 脑 ...